海爾聯合工信部成立全國首個智能制造創新中心
發布日期:2018-08-06 作者: 點擊:
11月7日,2017世界工業互聯網大會在青島香格里拉舉行。在本次會議上,由海爾、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弗勞恩霍夫IPK、中德生態園聯合成立的國家首個智能制造創新中心正式揭牌。當天,工信部謝少鋒司長、青島市副市長閆希軍、弗勞恩霍夫協會IPK所副所長以及海爾集團的相關負責人共同見證了揭牌儀式。
該創新中心集結了中德兩國智造代表企業的優勢資源,未來將以智能制造為切入點,共同探索前沿及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智能制造人才培養、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向行業輸出技術趨勢、市場預測、人才實訓與培養等服務。
近年來,德國工業4.0、中國制造2025正在不斷融合。2014年,中德雙方共同發表了《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共塑創新》;2016年中國推出了首批14個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試點示范項目;今年6月份中德兩國在柏林簽署了《<中國制造2025>創新中心合作協議》,雙方將選擇中國重點省市和地區建立以中德合作為基礎的智能制造創新中心。此次由海爾牽頭的中德智能制造中心正是該協議的落地成果,意味著中德智能制造合作進入新階段。
(圖為中德智能制造創新中心簽約現場)
此次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Z終選擇由海爾牽頭成立這個智能制造創新中心,源于海爾一直在智能制造探索上的領先。目前,海爾已經推出了全球規模Z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以及COSMOPlat支撐的8大互聯工廠。在COSMOPlat中,用戶不再是制造流程的“旁觀者“,而是參與到了整個生產的全過程中來。也就是說,生產線上的每一臺產品都是有主的。更為重要的是,海爾正在將這一模式向整個中國制造輸出。在家電行業之外,目前已經有電子、裝備、汽車等12個不同行業接入COSMOPlat并展開合作。不僅如此,海爾已經連續2年入選中德智能制造示范項目,成為中德智造合作的中堅力量。
推進智能制造,是全球工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海爾牽頭全球首個智能制造創新中心,連接中德兩國政府、企業和學術界的合作,加速中德等國際合作,是向推動新工業革命和業態,達成共創共贏邁出了重要一步。